驿路枫情-加拿大移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46|回复: 48

美媒:北京空气清新 “口罩到现在还没派上用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9 23: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这是8月15日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城楼。8月前15天,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6天为一级“优”,9天为二级“良”。新华社记者张善臣摄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晴空下,北京轻松呼吸”,文章摘要如下。

在举行开幕式的前几天,北京奥运会似乎受到了各种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空气质量。

  然而,在昨天奥运会赛程过半之际,各项比赛都在顺利进行,污染指数也保持较低水平,之前的几天不是阳光明媚,就是有零星阵雨。

  周五和周六是北京近期空气状况最好的两个夏日,污染指数很低。

  美国铁人三项运动员朱莉·厄特尔和玛特·里德,在开幕式的前一天抵达北京,停留两晚后回到在韩国的训练基地。她们在北京外出时有时会带上口罩,但本周末返京时,开幕式后北京空气质量的大幅提升令她们大吃一惊。

  里德说:“这和我们第一次来时简直有天壤之别。真了不起!天空很晴朗。”

  对于北京居民而言,清新的空气是奥运会带来的额外收获。这些限制措施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30万辆高污染车辆禁止上路,7月20日后进一步扩大限制,开始实施单双号限行规定。

  北京还要求该地区的多家工厂减少作业或暂时关闭,建筑工地目前也大都停工。

  来自美国的凯茜·克利夫兰和斯科特·克利夫兰说,这里的空气质量没有问题。他们之前想得很周到,还带来了口罩,但口罩到现在还没派上用场。凯茜·克利夫兰说:“这真是个惊喜。一般在潮湿和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我的偏头痛都会发作。但在这里一点儿都没事儿。”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北京城区。8月前15天,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6天为一级“优”,9天为二级“良”。16日又迎来一个晴好天气。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美国《纽约时报》8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一个聪明的慢跑者在北京:污染不是问题”,文章摘要如下。

  人们告诉我的在北京跑步的事情都是不对的:我的衣服会因污染而变脏;我将呼吸困难、咳嗽并咳出黑痰;我绝看不到任何中国人跑步锻炼;我应该只集中精力跑数英里———我绝对不可能保持合理的跑步速度;或许我应该干脆放弃,而在体育馆内的跑步机上跑步。

  我的教练告诉我,我的目标只是每天慢跑6至7英里,回国后才应该考虑以更快的速度跑更长的距离。

  迄今为止,我在北京已经超越了我的目标。尽管这里的条件对准备跑马拉松的人而言不是很好———太热太潮湿,但也不比我居住的城市———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夏天差很多。如果说有任何差别的话,那就是在这里能跑得更快,因为北京的马路非常平坦。

  我于本月10日下午抵达北京,12日早晨就跑了大约6英里。我的一位同事建议我在入住的奥运媒体村周边的环路上跑步。这是一个新建小区,内有 14栋32层的高楼和两栋11层的楼房,入住该小区的记者达到6000人。当我们在这些楼房之间进出时,面带微笑的青年志愿者为我们开门,向我们打招呼并说“祝您过得愉快”。电梯内壁张贴着写有9条忠告的通知,而且奥运媒体村日夜都有青年男子站岗。

  在我早晨6点左右出来跑步的时候,我注意到周边马路上有为数不多的早起的人们。在我来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中国人不爱跑步,但我碰到了几位中国慢跑者。我看见的这些慢跑者跑得很慢,中国慢跑者似乎更喜欢穿长及膝盖的短裤和带领子的T恤。还有一名年纪较大的男子不在马路旁边的自行车道或人行道上跑步,而在大马路上跑步。

[ 本帖最后由 阿周 于 2008-8-20 14: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9 2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9 23: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靠临时减排措施出现的蓝天白云能坚持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9 23: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23: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不过,北京的空气质量的确不杂样,全中国比北京空气好的城市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04: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生活了几年了,没带过口罩,也没咋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0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0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事点 于 2008-8-20 04:14 发表
在北京生活了几年了,没带过口罩,也没咋样。


估计咖灰现在回来北京,不一定能适应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0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奥运会的空气,

        北京从7月1日起开始,30万辆高污染车辆禁止上路,7月20日后进一步扩大限制,开始实

施单双号限行规定。

  北京多家工厂减少作业或暂时关闭,建筑工地目前也大都停工。

为了奥运会的安全,

    军队N级战备,导弹打开了保险盖

    全国N各大商场关门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商场关门是为什么啊?没有什么污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河北两省田里的麦秆如果一烧,首都上空就是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绢 于 2008-8-20 08:33 发表


估计咖灰现在回来北京,不一定能适应哦。。。
相当适应,每年都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广西北海,那空气质量,绝对是世界一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为止,我并没有觉得北京空气好到哪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那天晚上确实不错,再就基本上的酝酿着下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4: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末期,国际奥委会就开始关注体育和环境的关系。在把2008年奥运会交给北京举办后,国际社会的目光,就投射到了北京糟糕的空气质量上来。国际奥委会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也说出了狠话:如果届时北京空气质量不适合开赛,有可能将奥运会改到其他国家举办。

  为打消国际社会的疑虑,北京向国际社会作出三项承诺,保证奥运会期间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没问题。

  然而,直到奥运会开始前一个月,北京的空气质量仍然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7月25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就针对有外国运动员由于担心北京在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不佳,表示要戴口罩甚至戴防毒面具来北京参赛的说法提问杜少中,问他有何理由说服这些运动员放弃戴口罩的想法。

  杜少中当时表示,如果一定要戴口罩,那就是给行囊当中多增加了一点分量,“我想它是用不上的”。

  他当时还说,北京采取所有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其综合作用将在奥运会期间保障空气质量良好。

  但他那时候虽然信心满满,但底气却不见得足,因为就在7月25日及前一天,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超过了100,达到中度污染,是不达标天气。杜少中也承认,从7月1日到25日,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为22天,有3天不达标。

  从7月25日到28日,杜少中又连续四天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及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接受各路媒体尤其是国外媒体的轮番“轰炸”。

  而恰在那几天,天气也很不配合,经常是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这也为外国记者的轮番“轰炸”提供了“炮弹”——

  “昨天空气是灰色的,这如何解释?在街上走几分钟,我的肺就不舒服了”,一个外国记者略带点抱怨地将问题抛给他。

  “你看一下外面,不知道到底是天气原因还是污染的问题,从奥运村里就没有看到其他的地方,你们到底要做什么才能使空气净化?”这个外国记者带点质问的口吻。

  有记者则换了个问法:“今天挺潮湿,拍的照片看着也不好,这种天气对运动员会不会有什么危害性?”

  杜少中则不得不不厌其烦地作出回复,有些回复因为别具一格,甚至还被认为非常精妙而受到了媒体及网友的热捧。

  比如他著名的“浴室论”就流传颇广:“天气看上去雾蒙蒙的,和气象条件有关,也和污染有关。比如说我们在一间浴室里,雾气很大,可能看不清对面的人,但那里没有空气污染。”

  而对于照片不好的回复,同样被认为颇具智慧。他这样说:“在同一个建筑物上,一张照片透亮,一张照片颜色灰暗,照片作为视觉作品不能反映空气质量的本质,需要用监测数据来显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觉。”

  然而,不论他怎么解释,只要有他参加的新闻发布会,还是源源不断地有记者将类似的问题提给他。

  与此对应的是,8月6日,4名美国自行车运动员真的带着口罩来北京了,并且作出的解释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健康危险。”

  “人努力,天帮忙”

  对北京空气质量的疑问甚至一直到8月8日奥运会开幕那天都没有结束。在那一整天,北京仍然看起来灰蒙蒙的,能见度也不高,而且非常潮热,以至于在当天晚上的开幕式现场,有570人因天气湿热而接受了医疗救助。

  面对开幕式现场许多人摇扇不止的情形和朦胧的鸟巢形象,不但国外媒体,就连国内民众也在怀疑: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真的能比好赛吗?

  然而,正如杜少中说的,人努力,天帮忙,空气质量还真如他事先反复说明的那样,奇迹般地转好了。

  杜少中说的“人努力”,是指不但北京而且北京的周边地区也采取了许多临时减排措施,对许多污染源进行了严格控制,这大大减少了因北京周边地区产生的污染而造成北京污染的可能。

  而杜少中说的“天帮忙”,则是8月10日以来,连续几场大雨洗刷了北京的天空,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还带来了凉爽怡人的天气。

  在此期间,许多运动员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空气质量不错,像田径110米栏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罗伯斯,就言简意赅地说:“我呼吸自如。”

  而国外媒体终于也改变了态度。8月12日,路透社发文称“北京凉爽舒适空气清新”,说奥运第4日北京的天气非常适合运动员参加比赛。

  16日,路透社再次发文表示,北京当天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得让欧洲游客想起地中海地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和《纽约时报》8月17日都报道,“口罩到现在还没派上用场”,北京清新空气令运动员惊喜。

  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也说,“我们必须诚实地说:污染在中国是个大问题,但是北京已经表明,环境问题能够被迅速解决。”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出现了8月19日杜少中新闻发布会冷场的现象。

  但也有不少媒体将问题提到了奥运会后的北京空气质量状况。对此,杜少中说,北京过去采取的关于空气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改善的措施,绝大部分都是长效的。这些措施在奥运会以后,必将发挥长期的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效果。

  “没有问题了吗?那我们就结束新闻发布会吧。”主持人孙瑛与杜少中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宣布。

  这场8月19日12时开始的新闻发布会,12时45分左右就结束了,来的记者也不多,外国记者的提问,则大多集中在周日的闭幕式天气会怎么样。

  这可与以前的情况不一样。7月底以来,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只要有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参加的新闻发布会,每场必参加者众。而外国记者,则经常虚指着外面问:“杜先生,这样的天气适合奥运比赛吗?”当时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且能见度低。




  杜少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做出解释,而鉴于他在奥运会开幕前和奥运会期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之多之繁,他甚至被认为是当时最繁忙的新闻发言人。

  但现在他终于没那么忙了,因为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实在是太好了,好到都没人愿意再把它当热点话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4: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鸟神威 于 2008-8-20 13:08 发表
目前为止,我并没有觉得北京空气好到哪里去。
直接说明没开奥运之前也并没坏到哪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4: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事点 于 2008-8-20 14:15 发表
直接说明没开奥运之前也并没坏到哪里去。


对,至少没有将人直接置于死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驿路枫情加拿大华人网

GMT+8, 2024-4-28 20:12 , Processed in 0.15428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