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 发表于 2010-6-10 01:09:23

读书

出门的时候,看见很多富人,朋友和他们很熟,打招呼寒暄亲热无比,我楞神的工夫,她说:他们都读不了一本完整的书。
之后总是听见她用读不了一本书来评价一个人,换言之,衡量一个人,定性一个人,我就考虑:是英文书呢?还是中文书?

毋庸置疑!中文书!

探春 发表于 2010-6-10 01:09:38

我赶紧回家读书!

探春 发表于 2010-6-10 01:19:49

哈佛的院士协会 Society of Fellows

这本书的作者不说了,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而且说出来,也是徒增悲伤和压抑,人的心理有种极度不能承受的感觉。

有些文章很有意思,或者价值,兀自摘录下来:

哈佛有个独立的院士协会,成员多为在各学科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其中不乏诺贝尔学科奖得主,哈佛为此投入大量资金,所有成员在3年内领取高额补助,却不必经过任何考试或者提交论文,学校只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研究环境。成员选拔不对外公开,基本由历届成员推荐产生,质量却始终保持上乘。

据说哈佛的本意就是花钱为知识分子提供舒适的条件,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自由思考,而哈佛并不刻意从成员身上求什么回报,而是希望为人类社会培养思想成果,这种开阔的胸襟和深刻的教育宗旨。。。

探春 发表于 2010-6-10 01:31:29

喜丧

Emily MacFarquhar女士的丧礼在卫斯理学院举行,与会300名来宾,其中有10来位亲朋故知致词,他们都努力回忆Emily生活中的有趣的细节,甚至有爆笑的材料。她的大学好友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Emily一生节俭,专喜至有名的便宜货商店买衣服(大概类似Dollar店搞活动的时候,探春想),有一次买错了胸罩的号码还沾沾自喜,因为价格低得不行。(内衣穿上肯定不舒服,但一想价格很舒服-探春想)。

大家笑声不断,仿佛在用泪水欢笑,努力把Emily留在身边,让她的离去带给人们温馨的回忆。

这样的追悼会典型地体现了美国人性格中乐观向上的一面:面对死亡,他们以幽默代替痛苦,让哀思在内心深处静静地生长,让生者能够相对轻松地继续生活。。。

FCH 发表于 2010-6-10 01:48:34

哈佛的院士协会 Society of Fellows

这本书的作者不说了,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而且说出来,也是徒增悲伤和压抑,人的心理有种极度不能承受的感觉。

有些文章很有意思,或者价值,兀自摘录下来:

哈佛有 ...
探春 发表于 2010-6-9 09:19 http://www.ourdream.ca/forum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贵族家中的“食客3000”?:-)

探春 发表于 2010-9-26 06:09:55

余秋雨

历皇帝和守陵人的故事: 史反复刻印的,是皇家兄弟间的残酷争斗。遗佚不存的,是童年嬉戏和白头叹息。因此中国历史逮住的,大多是无聊的嘈杂,失去的,却是天下人生。

探春 发表于 2010-9-26 06:10:33

余秋雨

人生是由许多小选择组成的,但也会遇到大选择。
小选择和大选择的区别,并不完全在于事情的体量和影响。
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天鹅在世界美禽大赛中得了金奖,偶尔放飞时却被无知的猎人射杀,这两件事都够大,但对这只天鹅来说,都不是它自己的选择。相反,它的不起眼的配偶在它被射杀后哀鸣声声、绝食而死,则是大选择。

探春 发表于 2010-9-26 06:11:11

余秋雨

与灾难无关的人与中国无关。
没有离开中国却与中国无关,实在值得同情。

探春 发表于 2010-9-26 06:12:00

余秋雨

感谢我的长辈,没有在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于是,我在应该建立人格的时候建立了人格,应该拥有尊严的时代拥有了尊严。
没有挨过打骂的青年反而并不畏惧打骂,因为这个时间顺序提供了一个人格自立的机会。如果把顺序颠倒,让小小的生命经历一个没有尊严的童年,那么,我也许只能沉入灾难而无法穿越。
对于孩子,父母的骂声是一种剥夺,剥夺了他本来就很脆弱的尊严。当尊严已经失去,正确的行为又有什么价值?没有尊严的正确又有什么意义?

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
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中国式灾难的例行动作,是抢劫他人的尊严。
当人群失去了尊严,他们的文化也无法再有尊严,失去尊严的文化怎么可能给失去尊严的人群增添点什么?这是一种可怖的恶性循环。

探春 发表于 2010-9-26 06:13:14

余秋雨


中国书生常常为求尊严而长久伺机,却在伺机中丧失了人格。
伺机心理也可称作“苦熬心理”和“翻身心理”。本来,以奋斗求成功、以竞争求发达,无可非议,但中国书生的奋斗和竞争并不追求自然渐进,而是企盼一朝发迹。成败贵贱切割成黑白两大块,切割线的前后两边,双重失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